山東沂蒙精神研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5051451號
網站標識碼:3701000001 魯ICP備:05041920 魯公網安備:37010202001191號
技術支持:大眾報業集團大眾網 技術服務熱線:400-690-7927
來源::魯網發布時間:2019-04-12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從改革開放之初對“小康”概念的提出,到2020年決勝全面小康,意味著對一直以來存在的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同步解決。只有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袄相l”不富,小康難“全”,“三農”問題,是發展必須解決的重點、難點問題。
高質量發展如今已達成社會共識,這也是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手段。確保高質量發展全面鋪開、遍地開花的措施之一,就是全方位落實新舊動能轉換。解決“三農”領域的新舊動能轉換,走好又好又快發展之路,要善聚自我犧牲這一向心力,善借責任擔當這一驅動力,善用奉獻精神這一保障力,善養自力更生這一生命力。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脫胎于血與火的淬煉,長成于時代的不斷發展,沂蒙精神其標桿、底色、符號意義,為不同時期的發展提供著不竭動力。發展既是方法論,又是價值觀。這一點,蒙陰縣椿樹溝田園綜合體為當下發展提供了例證。
以“人間仙境、世外桃源”為主題的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椿樹溝田園綜合體,因地制宜,定位精準,力求培植“農業+文化+旅游”的新業態。以椿樹溝核心景區為輻射點,建設紅色旅游小鎮、椿樹溝休閑山莊等基礎設施項目,同步完善群眾養老、文化、醫療、教育等一批民生項目,可謂既造福了當地百姓,又為未來積累后勁。這種以特色農業為主導產業,以美食文化為發展主線,融合生態、文旅等要素為一體的新型產業復合載體,力求解決長期以來現實存在的農業不強、農村不美、農民不富的問題,目的是實現“三農”領域的高質量發展,為決勝全面小康建設和經濟文化強省建設出力。
從對椿樹溝田園綜合體的打造不難看出,城鄉一體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緊密結合發展實際和當地實際,善學善用各種寶貴經驗和精神財富,并在實干中體現和發揚這種生生不息、潛移默化的經驗,讓各個階段性的成果、成功成為這種傳承和弘揚的“物化”。把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精神和優勢資源貫穿于整個“三農”建設中,沂蒙革命老區正走在“實踐出真知”的道路上,這是對“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沂蒙精神的延續。開拓與創造,自我犧牲是向心力,責任擔當是內驅力,奉獻精神是保障力,自力更生體現出旺盛的生命力——新時期干事創業,以沂蒙精神滋養“四力”,更容易抓住發展的精髓、解決發展中的各種問題。
當前,無論是城鄉一體化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方法論與價值觀其分量不分伯仲。新的發展形勢為我們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這就需要我們在適應新要求的同時找到新辦法、謀劃新策略。新辦法與新策略貴在千變萬化、靈活多樣,但九九歸一,萬變不離其宗的,是我們開拓創新、勇于擔當、奮進爭先的勇氣和信念。在善用沂蒙精神這一寶藏解決發展問題這一點上,就是強化我們的責任意識、使命意識和憂患意識,通過價值觀提升方法論,通過思想和認知境界的提升促進積極作為的本領的提升。(魯網 丁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