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沂蒙精神研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5051451號
網站標識碼:3701000001 魯ICP備:05041920 魯公網安備:37010202001191號
技術支持:大眾報業集團大眾網 技術服務熱線:400-690-7927
來源::大眾日報發布時間:2019-04-12
沂蒙精神:中國共產黨人精神家園的時代豐碑
——寫在習近平總書記沂蒙精神重要講話四周年之際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寶貴的精神財富”的重要論斷,深刻揭示了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豐富歷史形態和沂蒙精神的重要歷史地位。沂蒙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家園中家喻戶曉的璀璨花朵,是民族精神、紅色精神、時代精神的有機契合與熔鑄,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的一座精神豐碑。
一、沂蒙精神: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的精神資源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币拭删袷侵袊冗M分子在沂蒙大地上傳播馬克思主義結出的精神碩果,是中國共產黨人革命年代面對黨旗莊嚴宣誓、表明初心及其后投身于顛沛流離、艱難曲折、九死一生的革命過程中血與火澆筑形成的紅色精神。作為中國紅色精神重要組成部分的沂蒙精神,扎根于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文化沃土之中,傳承了中華民族初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核心要義。
新民主主義革命戰爭年代,沂蒙地區的黨員干部從黨和人民的事業出發、從革命成功的大局出發,以高度的革命自覺把講政治擺在首要地位,堅決維護和自覺服從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為實現國家統一、國內和平積極參加革命,不怕流血犧牲踴躍參軍參戰,不辭路遠艱辛大力支援前線。面對廣大沂蒙人民群眾愛黨愛軍的革命情懷和為革命自愿付出一切的無私奉獻精神,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不忘入黨的初心、革命的初心。中國共產黨人的建黨初心、入黨初心和革命初心,在精神層面可以說就是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無私奉獻精神。
革命戰爭年代沂蒙精神的形成與發展進程啟示我們,對照勤勞、淳樸的沂蒙人民戰爭年代對革命巨大支持、全程支援的無私奉獻精神,廣大黨員干部要牢記入黨誓詞的錚錚誓言,真正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時時刻刻、事事處處以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以共產黨員的實際行動做出無愧于黨領導人民群眾光輝奮斗歷史的時代業績,以經得起歷史、實踐和時代檢驗的工作業績告慰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輩。
沂蒙精神中的無私奉獻內涵是雙向互動的,既包含了黨員干部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無私奉獻精神,又體現了人民群眾“最后一碗米做軍糧、最后一塊布做軍裝、最后一個兒子送戰場”的無私奉獻精神。無私奉獻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集中展現了沂蒙人民的精神特質。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沂蒙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重要精神資源。
二、沂蒙精神:中國共產黨人牢記使命的精神鏡鑒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币拭删裾Q生于戰爭年代,成長于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建設歲月。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嶄新局面,也為沂蒙人民群眾大踏步走向幸福之路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在沂蒙精神的有機滋養下,沂蒙人民與共和國同發展、共進步,譜寫了戰天斗地、改天換地、濃墨重彩的光輝一頁。
新中國成立之后,沂蒙精神在實踐的傳承中彰顯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的精神品質。在黨的領導下,沂蒙人民以偉大力量展現了建設新社會的恢弘歷史畫卷,沂蒙地區的黨員干部帶領沂蒙人民整山治水、改造自然,為改變沂蒙革命老區落后的生產、生活條件而不懈奮斗。沂蒙地區的黨員干部在基層工作中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艱苦奮斗的作風”,經受住了初掌政權的執政考驗,高高地樹起了中國共產黨人執政的精神標桿。
新中國成立初期,受到毛澤東主席批示的厲家寨,在整山治水的過程中,黨員干部是模范、是標兵,幾乎是天天送走星光迎太陽,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他們心里裝著群眾,一身正氣、帶頭實干,不怕難、敢吃苦,充分發揮黨員先鋒的模范作用,激發了群眾戰天斗地的積極性。以“艱苦創業、敢為人先、團結實干、無私奉獻”為主要內涵的厲家寨精神,正是在基層黨員干部那一代人的共同努力下,造就厲家寨大山農業社的輝煌。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黨帶領沂蒙人民興修水利,造福人民。在千庫萬塘、“導沭整沂”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黨員干部沖鋒在前、以身作則,幾百萬沂蒙兒女在黨員領導干部的帶領下開展了大規模的水利工程建設,冬戰嚴寒、夏戰酷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情壯志,向窮山惡水開戰。冬季風雪彌漫,哈氣成冰;夏季驕陽似火,揮汗如雨。這些建設工程涌現出了數萬名功臣和勞動模范,其中相當一部分是黨員干部和群眾中的先進分子。
沂蒙地區的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心連心、手拉手,正是以這種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的精神,度過了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艱難歲月,在建設國家的艱苦奮斗過程中,這些催人淚下、感人至深的壯舉,譜寫了吃苦耐勞、知難而進的社會主義建設的奉獻凱歌,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牢記使命的重要精神鏡鑒。
三、沂蒙精神:中國共產黨人永遠奮斗的精神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告誡指出,“全黨同志一定要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薄爸腥A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币拭删袷莵碜杂趯嵺`又是推動實踐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沂蒙人民之所以能夠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輝煌成就,靠的就是艱苦奮斗、埋頭苦干、艱苦創業、改革創新,這種精神同樣是中國共產黨人永遠奮斗、改革開放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精神動力。
改革開放新時期,沂蒙地區黨員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積極踐行群眾路線,視發展經濟、提高民生為己任,制定了正確的方針和政策,帶領沂蒙人民求發展、求富裕、奔小康,投身于改革開放的時代大潮中,把尊重市場經濟規律與弘揚無私奉獻精神緊緊地融合在一起,敢于沖破各種束縛和阻礙,戰勝各種艱難困苦,銳意創新、開拓進取,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征程上,不斷邁出新的步伐,創造出許多令人稱贊的奇跡,譜寫了艱苦創業、加快發展、后來居上的光輝篇章。黨員干部的永遠奮斗精神和模范帶頭作用感染著民眾、鼓舞著民心,沂蒙人民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開拓創新、求真務實,取得了經濟社會發展令人矚目的成就。在沂蒙大地上,全社會形成了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奉獻為榮、大義至上,先人后己、克己奉公的高尚品德,無私奉獻精神不斷得到弘揚和光大。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實現中國夢的宏偉目標。中國夢需要中國精神的強力支撐,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我們要繼承和弘揚包括沂蒙精神在內的中國精神,敢于沖破舊思想、舊觀念的束縛,知難而進、不怕挫折、大膽探索、勇于實踐。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條件下,大力弘揚沂蒙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增強責任擔當意識,把人民群眾團結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之下,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同心同德、自強不息、開拓進取,凝聚起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中國力量,朝著既定目標奮勇前進。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馬克思主義群眾觀視域下的沂蒙精神研究》(項目編號:14BDJ064)、山東省社科規劃重大項目《沂蒙精神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項目編號:16ALJJ15)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作者:劉濤,臨沂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博士,山東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