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沂蒙精神研究中心主辦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首頁>熱點推薦>正文

山東民族歌劇在遼演出《沂蒙山》 藝術呈現沂蒙精神

來源:遼寧日報發布時間:2019-07-15

山東民族歌劇在遼演出《沂蒙山》 藝術呈現沂蒙精神

 

  “巍巍蒙山高,親親沂水長,我們都是你的兒女,你是永遠的爹娘……”6月27日,由山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游廳、臨沂市委、臨沂市政府聯合出品,山東歌舞劇院創排的大型民族歌劇《沂蒙山》在遼寧上演。當晚盛京大劇院座無虛席,掌聲雷動,劇中的“沂蒙故事”和“沂蒙精神”,讓現場觀眾無不為之所動容而落淚,并重新認識了中國民族歌劇。此次演出活動是由遼寧、山東、山西三省省委宣傳部主辦的“遼魯晉文藝交流演出”系列活動之一。之前,遼芭的芭蕾舞劇《花木蘭》去濟南演出受到山東觀眾歡迎,之后,遼藝的話劇《干字碑》還將去山西演出。

  藝術展現了“沂蒙精神”的紅色基因 

  用一部歌劇講述一個故事,用一段故事傳唱一種精神。

  抗日戰爭時期,山東沂蒙地區是我國最重要的革命根據地之一,涌現出無數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和英雄傳說,百萬人民擁軍支前,十萬英烈血灑疆場,鄉鄉有紅嫂,村村有烈士,沂蒙人民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做出了巨大犧牲和卓越貢獻。以此為背景創作的大型民族歌劇《沂蒙山》,講述了海棠、林生、夏荷、孫九龍等主要角色,在抗日戰爭時期,在國家危亡與個人命運的糾葛中,犧牲小我、軍民一心、團結抗戰的故事,藝術展現了“沂蒙精神”的紅色基因。

  歌劇《沂蒙山》,以氣勢恢宏的舞臺,激奮人心的唱詞,經典大氣的曲調,情感真摯的表演和藝術精品的氣質,譜寫了一曲感人至深的蒙山沂水英雄贊歌,演繹了一段齊魯軍民可歌可泣的抗戰故事。

  全劇共分六幕,設有四十個唱段,演唱形式十分豐富,涵蓋了男女獨唱、對唱、二重唱、四重唱、混聲合唱等各形演唱樣式,并將山東民間音樂《沂蒙山小調》中的音樂元素吸納到歌劇唱段之中。同時,歌劇還將民族樂器竹笛、嗩吶、琵琶、墜琴等融入伴奏樂隊,讓觀眾陶醉在山東特色的音樂旋律里。

  《沂蒙山》的曲作者欒凱是從山東濟南走出去的作曲家,他對山東、對沂蒙有著深厚的感情。創作中,他將《沂蒙山》的曲調在繼承歌劇優秀傳統的基礎上,加入了具有時代感的民族元素,使沂蒙山水、沂蒙精神、沂蒙百姓的感人事跡在歌聲中匯聚升華,將全劇情感推向高潮。

  而大膽借用音樂劇的表現手法是該劇音樂的另一個突破,這種音樂的處理使詠嘆調、宣敘調、重唱更加自然的銜接,具備了推動劇情的功能性,并讓劇情更加流暢。該劇還將美聲唱法、民族唱法有機混用,呈現出別樣的音樂體驗。

  充分發揚沂蒙精神是該劇創作的初衷 

  歌劇《沂蒙山》主創主演陣容強大,匯聚了以著名導演黃定山,編劇、詞作家王曉嶺,作曲家欒凱,編劇李文緒,指揮家楊又青,舞臺美術家周丹林,舞臺美術家胡耀輝,副導演史記,音響設計宋多多,服裝設計王鈺寬,造型設計方緒玲等著名藝術家組成的全國頂級主創團隊。

  同時邀請著名聲樂專家王洪波、萬山紅擔任聲樂指導。擔綱本次演出的演員有著名歌劇表演藝術家、優秀青年歌唱家王麗達、楊小勇、王傳亮、張卓、金鄭建等。

  采訪中,導演黃定山說,《沂蒙山》自2017年著手策劃創作以來,在歷時兩年的艱苦打磨中,其主創人員先后6次到沂蒙山進行創作采風,多次走進山東省政府舊址、八路軍115師司令部舊址、沂蒙革命紀念館、孟良崮戰役紀念館、淵子崖烈士陵園等地感受革命圣地的榮光,還與當地學者、老革命、老軍人、紅嫂后人等多次座談,反復重溫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深切體會沂蒙人民對黨、對軍隊的深情厚誼和無限忠誠。黃定山深情地說:“沂蒙山的故事一直以來都被廣為傳頌。通過走進沂蒙山、走進沂蒙人民,我充分感受到山東人的淳樸和熱情,以及對那段戰火硝煙歷史難以忘懷的真情實感。從老區人民的眼中,我看到了他們對作品的深深期待,這正是我們創作的動力源泉,講好新時代的紅色故事,充分發揚沂蒙精神,是該劇創作的初衷?!?/p>

  演出現場,觀眾被劇中海棠的飾演者、著名女歌唱家王麗達表演所打動,王麗達不僅演唱的好,還把海棠這個人物的情感表演的十分準確。王麗達說,她與沂蒙山有著不解之緣,之前,她參加青歌賽時演唱的曲目,就是《沂蒙山我的娘親親》。如今,能夠參演歌劇《沂蒙山》也是緣分,每次演出她都被沂蒙老區人民舍生取義的精神深深感動了,她希望自己用真心真情把這個角色詮釋好?! ?/p>

  與歌劇《沂蒙山》結緣的,還有沈陽音樂學院教師劉航,劉航在劇中飾演趙團長,在臨沂、濰坊、沈陽等地演出中,劉航每次唱到趙團長詠嘆調《這份恩情報不完》時,都是流著眼淚唱完的。

  在沈陽連續上演兩場,得到觀眾和專家一直好評 

  采訪中了解到,歌劇《沂蒙山》自排演以來,先后入選2018年中國民族歌劇傳承發展工程重點扶持劇目和2019年度滾動扶持劇目、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大型舞臺劇和作品創作資助項目,2019年度全國優秀民族歌劇展演周和全國優秀舞臺藝術劇目暨優秀民族歌劇劇目展演。

  此次在遼寧連續演兩場,得到觀眾和專家好評。演出結束時,記者隨機采訪了遼寧的幾位專家,他們認為這是一部有思想深度、有藝術高度的民族歌劇,是一部吸引人、感染人、打動人的民族歌劇。

  著名表演藝術家黃曉娟說,看完演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沒想到這些藝術家們把一個紅色經典的老故事演繹的這么有藝術震撼力!大家都知道王麗達是一位非常好的歌手,但沒想到此次她飾演的海棠對人物把握的這樣準確,把人物塑造的這樣有個性。演出結束后,黃曉娟與王麗達通了微信電話,黃曉娟說,真不忍心跟她多嘮,她太累了,一直到演出結束還在出汗。

  沈陽音樂學院副院長趙德山說:《沂蒙山》可以說是一部史詩性歌劇,立意高遠,氣勢恢宏,是一部“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優秀之作?!兑拭缮叫≌{》的音樂元素貫穿始終,但卻又并未原樣出現,旋律與語言的音調和韻律緊密結合,具有鮮明的地域風格與時代特征。是一部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老區家國情懷,具有中國精神,中國氣派的中國歌劇,更是進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好題材。

  遼寧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教授安琳說,作為一部歌劇音樂非常重要的,這部歌劇的音樂吸納大量山東元素進行藝術再造,《沂蒙山小調》與全劇音樂的完美融合就呈現出了獨具山東特色的歌劇風格。劇中的唱段優美動聽,深入人心,易于傳唱,特別的容易讓老百姓接受,讓觀眾接受。沂蒙軍民氣壯山河的抗戰歷程讓人敬仰。歌劇是能代表人們內心熱望、高度綜合的藝術表現形式。當晚學校有很多同學來看,用歌劇的形式把紅色革命故事講好,把這個紅色的基因大學生中烙上烙印,代代相傳。

  紅色文化研究學者趙懷力說,這是一部正劇,沂蒙山是紅色土地的象征,在這片被烈士鮮血染紅的熱土之上,發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在長達10多年的革命戰爭歲月中,擁有420萬人口的沂蒙山,有120多萬人擁軍支前,20多萬人參軍參戰,10多萬將士血染疆場,沂蒙軍民用鮮血和生命樹起了巍峨的豐碑。今天排演這樣的一部歌劇來弘揚沂蒙的紅色文化,用生動的史實藝術再現了共產黨與人民群眾血肉關系,從而使我們更加自覺地增強了文化自信?!?/p>

  遼寧歌劇院副院長殷之聲說,一部好的歌劇具備三個主要因素:一個是主創、二是好的劇本、三個有一組好的演員。這三個主要的元素歌劇《沂蒙山》都占了。主創從導演到作曲、再到編劇和主演,都是國內一流的陣容。選材厚重,主題鮮明。舞美、燈光、音響等營造出不同的戲劇空間,共同實現了歌劇藝術效果的完美呈現。讓整劇目呈現出多樣的戲劇環境和戲劇節奏。

編輯:陳鳳祁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大全,99热这里有精品,暴君的心肝肉(重生)